西南財經大學各專業學費
科類 | 專業名稱 | 學費(元) | 說明 |
---|---|---|---|
文史 | 財政學 | 4400 | |
文史 | 法學 | 4400 | |
文史 | 法學 | 4400 | 與英語雙學位班 |
文史 | 商務英語 | 4400 | |
文史 | 人力資源管理 | 4400 | |
文史 | 旅游管理 | 4400 | |
文史 | 市場營銷 | 4400 | |
文史 | 工商管理 | 4400 | |
文史 | 新聞學 | 4400 | |
文史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4400 | |
文史 | 漢語言文學 | 4400 | |
文史 | 金融學 | 4400 | 證券與期貨方向 |
文史 | 稅收學 | 4400 | |
文史 | 經濟學基地班 | 4600 | |
文史 | 金融學 | 4600 | |
文史 | 保險 | 4600 | |
文史 | 財務管理 | 4600 | |
文史 | 會計學 | 4600 | |
文史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8000 | 雙語實驗版 |
文史 | 金融學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文史 | 會計學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文史 | 保險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文史 | 國際商務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文史 | 工商管理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文史 | 財務管理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理工 | 財政學 | 4400 | |
理工 | 稅收學 | 4400 | |
理工 | 法學 | 4400 | |
理工 | 市場營銷 | 4400 | |
理工 | 工商管理 | 4400 | |
理工 | 人力資源管理 | 4400 | |
理工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4400 | |
理工 | 行政管理 | 4400 | |
理工 | 商務英語 | 4600 | |
理工 | 統計學 | 4600 | |
理工 | 金融學 | 4600 | 證券與期貨方向 |
理工 | 管理科學 | 4600 | |
理工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600 | |
理工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600 | 數學與經濟學雙學位班 |
理工 | 電子商務 | 4600 | |
理工 | 英語 | 4600 | |
理工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600 | |
理工 | 經濟統計學 | 4600 | |
理工 | 投資學 | 4600 | |
理工 | 金融工程 | 4600 | |
理工 | 保險學 | 4600 | |
理工 | 會計學 | 4600 | 注冊會計師方向 |
理工 | 經濟學 | 4600 | 基地班 |
理工 | 物流管理 | 4600 | |
理工 | 會計學 | 4600 | |
理工 | 審計學 | 4600 | |
理工 | 財務管理 | 4600 | |
理工 | 金融學 | 4600 | |
理工 | 工商管理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理工 | 國際商務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理工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理工 | 保險學 | 8000 | 雙語實驗班 |
理工 | 金融學 | 8000 |
西南財經大學助學政策
1.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借款學生通過學校向銀行申請貸款,用于彌補在校學習期間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的不足,畢業后分期償還。貸款最長期限為20年,還本寬限期3年,寬限期內只需還利息、不需還本金。
2.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金的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中央高校國家助學金分檔及具體標準由財政部商有關部門確定,地方高校國家助學金分檔及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
西南財經大學發展歷程。
西南財經大學始于1925年創建的上海光華大學。
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愛國怒潮中,上海圣約翰大學的愛國師生脫離該校,擁戴張壽鏞先生創辦光華大學。校名取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卿云歌》),象征著復興中華、反抗帝國主義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
1938年,光華大學在抗戰烽火中由上海內遷成都,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
1946年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
1952年私立成華大學改為公立,調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組建四川財經學院。
至1953年,四川財經學院先后匯聚了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
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并更名為成都大學。
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
1979年由四川省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
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
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2010年成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
201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