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醫科大學各專業名單及學費:護理、藥學、醫學檢驗、康復治療、老年服務與管理、衛生信息管理。
專業名稱 | 學費 | 住宿費 | 書本費 | 技能培訓費 |
護理 | 3500元 | 800元 | 600元 | 1200元 |
藥學 | 3500元 | 800元 | 600元 | 1200元 |
醫學檢驗 | 7000元 | 800元 | 600元 | 1200元 |
康復治療 | 3500元 | 800元 | 600元 | 1200元 |
老年服務與管理 | 3500元 | 800元 | 600元 | 1200元 |
衛生信息管理 | 3500元 | 800元 | 600元 | 1200元 |
廣西醫科大學助學政策
以獎學金(含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減免學費、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社會資助、為新生開設“綠色通道”等為主體的學生資助體系,且學校每年將本科學生所繳納學費總額的20%用于獎學金、助學金、減免學費、勤工助學、學生困難補助等工作。
廣西醫科大學獎學金政策
1、新生獎學金:按高考總分評定,總額300000元,其中一等獎每生30000元,二等獎每生10000元,三等獎每生5000元。
2、國家獎學金:名額按上級文件規定評選,獎金8000元/人。
3、國家勵志獎學金:名額按上級文件規定評選,獎金5000元/人。
4、國家助學金:名額按上級文件規定評選,一等助學金3500元/人;二等助學金2800元/人。
5、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學金:名額按上級文件規定評選,獎金5000元/人。
6、學校獎學金:特等獎3000元/人,名額占學生總人數的2‰;一等獎1500元/人,名額占學生總人數的2%;二等獎800元/人,名額占學生總人數的5%;三等獎500元/人,名額占學生總人數的8%。
廣西醫科大學發展歷程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師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遷一地就繼續開診、復課,直到1945年8月,日敵簽降,抗戰勝利,于同年10月省令復員回桂。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黨的領導下,學校建立新秩序,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組織土改和抗美援朝醫療隊;學習蘇聯,進行教育改革。
1954年,校址遷回南寧津頭村。辦學環境得到改善,師資隊伍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逐年增長,教學、科研取得新進展。 “文革”和極“左”路線時期,學校工作深受影響。于1961年試行《高校六十條》,學校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197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是當時全國9所最早接收外國留學生的醫學院校之一。
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1984年,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廣西高校第一個博士點。
1988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2年,正式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