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張掖的職教中心有:肅南縣職教中心、臨澤職業教育中心、民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張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等職教中心。
一、2025張掖職教中心名單一覽表
序號 | 職教中心名稱 | 職教中心地區 | 職教中心地址 |
1 | 肅南縣職教中心 | 張掖 | 張掖市肅南縣紅灣寺鎮馬蹄路295號 |
2 | 臨澤職業教育中心 | 張掖 | 臨澤縣濱河路 |
3 | 民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張掖 | 甘肅省民樂縣東浦路9號 |
4 | 張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張掖 | 張掖市甘州區張火公路199號 |
二、2025張掖職教中心簡介
1、張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學校地處絲綢重鎮金張掖東北隅,占地100畝,環境寬敞優雅,景色清新宜人,總投資2500多萬元,建筑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圖書樓、多功能樓、學生樓、教工樓、餐廳及配套附屬建筑,有400米*8標準運動場。學校有計算機、機電、電工、服裝(從07屆之后無)、財會、烹飪(從06屆之后無)、醫護、器樂、理化、書畫等20多個專業實驗室,有大型多媒體電教中心和信息中心?,F有教職工144人,其中專兼職老師123人,大學本科學歷85人,中高級職稱71人。全校共有各類教學班61個,在校學生2500多人。辦學層次有應用大專、普通中專、職業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綜合高中、普通初中、技校學校、學前教育和各類中短期培訓等。常年開設信息技術、機電電子、家電維修、電氣焊、服裝工藝、賓館餐飲、旅游服務、藝術幼師、財會金融、營銷管理、建筑裝飾、中西醫療、文秘法律、外事英語、舞蹈美術等18個專業。
張掖市職業中專深入實施辦學多元化、教育素質化、教學技能化、專業產業化、產業市場化、建設現代化和管理標準化的“七化辦學方略”,堅持面向市場,服務就業,與勞動力市場緊密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瞄準市場需求,注重技能開發,已累計教育培訓各類人員9000多人次,就業市場深入北京、上海、西安、蘭州、廣州、深圳、中山、新疆等地。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現已走出一條集教育培訓、職業指導、技能鑒定、就業推薦、跟蹤服務為一體的教育發展之路。2002年學校被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學校被絲路春集團、新樂超市、鐵通公司等企業確定為員工教育培訓基地。學校始終將培養和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放在首位,深入實施得到省教委充分肯定的“五技能教學法”學生技能達標率在95%以上,多次參加省市區技能競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2002年12月份舉辦的甘肅省職業學校技能競賽中我校計算機、服裝設計、家電維修、英語四個專業的23名選手有13人獲獎,獲獎率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學校在培養輸送大批初、中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同時,培養部分品學兼優學生繼續深造上大學,我校連續兩年高考錄取率居全區第一,2002年高考錄取率達100%。學校把畢業生的就業推薦與安置工作作為推動學校發展的關鍵環節,設立專門機構----就業指導部,與省內外的企事業單位及勞動服務機構建立了穩固的合作網絡,推薦、安置畢業生。畢業生在北京、深圳、上海、廣州、中山及本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當年就業率一直在98%以上。學校先后被評為市級園林化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體育達標先進集體、衛生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省及安全示范單位,先后晉升為省A級重點職校和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并被確定為市、區勞動預備制培訓基地和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所。2000年6月18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臨學校視察工作,對學校的辦學成就甚表欣慰,并對廣大師生說:“我也是職業學校畢業的。” 張掖市職教中心(張掖市技工學校)正以科教興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統攬全局,以“樹國重形象、創西部名校”為總體辦學目標,爭取在“十五”或稍后期間將學校建設成擁有“四個一流”(一流的設備、管理、風貌、質量效益)的西部職業技術教育的大校、強校、名校。
2、民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民樂縣職教中心學校始建于1995年3月,是一所融職教、成教于一身,集教學、科研、科技推廣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學校本著“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原則,1998年與甘肅電大濱河集團分校合并,2004年將原縣委黨校、縣衛校、縣農廣校等十一個部門整合重組,成立了縣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形成了以中等職業教育與電大開放教育并存,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并行,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的多形式、多層次、多門類的特色辦學體制。
學校占地635畝,其中校園面積135畝,總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建筑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建有教學樓兩幢,綜合實驗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各一幢;建有計算機信息中心,擁有微機室4座、多媒體多功能廳3座、視聽閱覽室1座,計算機450多臺,建成了“三級一體”網絡信息系統試點和“民樂職教網站”; 建有機械制造技術、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化學工藝、電子技術應用、美術設計與制作、建筑裝飾、計算機應用技術、汽車駕駛等十多個專業的實驗實訓室和占地500畝的現代農藝技術、農副產品加工等實驗實訓基地。學校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整體素質較高。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取得研究生學歷1人,在讀研究生3人,本科學歷112人,高級職稱55人,中級職稱42人。開設有漢語言、法學、農藝、計算機應用、數控技術應用、電工電子、機械制造技術等本科、專科、中職不同層次的14多個專業,現有各級各類學生4416人,其中全日制中職學生2213人,電大在籍學員400多人。本著“面向人人,面向社會”的服務宗旨,常年開展電工電焊、鋼筋工、磚瓦工、機電維修、養殖、種植、汽車駕駛等30多項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年培訓規模達6000人次以上。
3、臨澤職業教育中心
甘肅省臨澤職教中心是1995年由縣委、縣政府籌建的一所政府統籌、教育主管、一校多制,融職業教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職業培訓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38畝,建筑面積20342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有教學實驗樓、綜合實訓樓、圖書辦公樓、飯廳禮堂樓各一棟,學生宿舍樓兩棟?,F有教職工124人。近年來,在國家和省上職業教育項目資金的支持下,先后建成了家電維修、電工電子、PLC編程、電焊工藝、數控加工、財會模擬等18個專業實習實訓室,普通多媒體教室23個,衛星接收系統可全天侯接收衛星電視節目和數字廣播,校園網通過千兆光纖接入因特網,建成了具有國際域名的校園網站,實現了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
學校全面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以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方針,把"為學生成人、成業鋪路架橋","一切為了師生的發展","沒有不成才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作為學校辦學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養"理論夠用,技能實用,品德過硬,從業打硬"的人才,堅持走好質量為本立校、訂單培養活校、聯合辦學強校、暢通出口興校"四條路子",強調職業教育應注重實踐環節,努力促進"學校與企業融合,教師與師傅融合,理論與技能融合,生產與實習融合",大力推進教育創新,與時俱進,奮力而為,真抓實干,推動學校工作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4、肅南縣職教中心
肅南縣職教中心成立于1995年3月。學校占地85畝,校園環境優美、內有4×40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一個。教學設備現有微機、放像機、錄音機、電子琴、腳踏琴、二胡、音響設備和電視衛星接收器。相關專業的師資正在爭取配備。1996年底被省、地驗收為C級職業學校。1997年元月被命名為地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1999年被命為地級文明單位和地級衛生模范單位。2000年地、縣教育行政部門確定該校為全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定點學校。該?,F有教職工30人,其中專任教師18人,大學本科學歷5人,大專學歷11人,專業課教師10人,文化課教師8人。
同時開辦微機、汽車駕駛員等短期培訓班。學校沿著“滿足自治縣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積極辦好電大大專班,取得經驗,力爭盡快開辦本科班。結合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集中精力辦好民族藝術專業,形成學校特色,以特色專業盡早在全區招生”的辦學思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緊密結合經濟發展實際,以建設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終身教育基地為目標,把肅南縣職教中心辦成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示范學校。
經省、地上級部門批準的民族藝術專業被確定為肅南職教中心骨干專業。該專業自1998年開辦以來參加縣、地、省的文藝演出,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受到了地、縣領導的稱贊和群眾的好評。98級舞蹈班與縣歌舞團共同編排的裕固族舞蹈《祝福歌》參加國慶五十周年,全國計劃生育文藝匯編獲銀獎。
以上張掖職教中心名單匯總信息由邦博爾職教網整理,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內容以當地教育考試院發布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