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能讀中藥專業的中職學校有:綿陽衛校、達州中醫學校、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廣元廣播電視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附院針灸學校龍泉校區、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學校等中職學校。
一、四川能讀中藥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匯總
序號 | 中職學校名稱 |
1 | 綿陽衛校 |
2 | 達州中醫學校 |
3 |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 |
4 | 廣元廣播電視大學 |
5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院針灸學校龍泉校區 |
6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學校 |
二、四川能讀中藥專業的部分中職學校簡介
1、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簡介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1]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峨眉山市,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為全國最早建立的全日制中藥中專——四川省中藥學校,現隸屬于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國家級重點醫藥學府,西部地區醫藥和食品行業的人才供應庫和重要的科技支撐單位,有“西南藥學人才搖籃”之美稱。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占地面積
環境優美 設施優良 學院位于著名的旅游勝地、佛教名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峨眉山南麓,校園占地300余畝,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系園林式單位;擁有多媒體教學大樓、綜合實驗實訓大樓、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計算機中心、科研所、訪問學者公寓、后勤服務中心、標準田徑運動場和游泳池等完備的教學生活設施,擁有中藥材 GAP科研苑、藥用植物蠟葉標本館、藥用植物標本園、中藥樣品館等獨具特色的實驗實訓設施以及藥物種植場、醫貿公司、醫院、中藥材GAP教學科研示范基地等優良的實習實訓場所。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師資力量
專業特色鮮明 現有教職員工27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省級專家3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名,教授、副教授35名,學科帶頭人16名,“雙師型” 教師28名。學院堅持“立足西部,輻射全國,以中醫藥為主,培養實用人才”的辦學思想,以培養“素質高、技能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醫藥食品專業人才為目標,開設有中藥學、中藥栽培、中藥資源開發與利用、中藥制藥、中藥炮制、醫藥營銷、藥品經營與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等特色專業 10余個,其中中藥專業為省重點專業。在校學生3000余人。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教學設施
學院在舉辦學歷教育的同時,還承擔著“四川省醫藥行業工人技術等級培訓中心”、“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公務員培訓施教機構”、“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培訓中心”等職能,現已形成擁有五年制高職、成人本科、成人大專、普通中專、培訓等多種辦學層次,專業設置涵蓋食品藥品的生產制造、經營管理、質量檢驗、市場銷售,生產、教學、科研協調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并進的開放型辦學格局。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特色辦學
科研成績突出 辦學成果顯著 學院始終堅持“特色辦學、科研強院”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地處峨眉山的地理優勢,多年來一直堅持中藥材的種植和開發研究,在中藥品種及質量鑒定、藥用植物分類、中藥教育、中藥材GAP等領域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學院系國家科技部“十五”課題專家驗收組成員和四川省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專家(種植)單位,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課題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四川省科技廳等重大研究課題30多項,現校內建有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中藥品種品質實驗室、中藥組織培養實驗室、分子生藥實驗室等科研實驗室,在四川省10多個縣市建立了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共接待了美、日、英、加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外賓及港、澳、臺同胞來院參觀考察和學術交流。
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所受榮譽
勵精圖治 榮獲多項殊榮 自創建以來,學校勵精圖治,致力于中醫藥食品教育事業,為國家大力培養中藥行業專業優秀人才,得到了包括朱德、姚依林同志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各級各界的關懷和支持。五十年來,學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影響和學術聲譽與日俱增,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就,為國家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2000年、2004年學校先后三次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1998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局級重點中醫藥學校”,并多次榮獲“四川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醫藥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醫藥教育先進集體”、“ 樂山市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一等獎”、 “四川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此外,學校還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先進班集體”、校團委多次榮獲省級、市級“先進團委”等榮譽稱號。
食品藥品行業關乎人民的生活與健康,被譽為永恒的朝陽產業。學院將牢記弘揚中華文化、振興中醫藥事業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弘揚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的優良傳統,堅持“明德、誠信、和諧、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改革創新,勵精圖治,趕超一流,為國家食品藥品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廣元廣播電視大學
廣元廣播電視大學辦學特色
廣播電視大學的定位,就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開放大學;發揮在當地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中的龍頭作用;成為當地實驗性、示范性的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和教學支持服務中心。
在不偏離電大系統辦學整體定位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辦學特色,這是廣元電大歷屆同仁繼往開來的追求目標。回首二十四年的辦學歷程,學校始終把"特色興校、文化育人"作為辦學理念,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弱勢群體辦學,把培養職業人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1991年,學校抓住建市發展的黃金時期,提出"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工作思路,將四川干函廣元分院與市成教中心合并到電大,并與正在創建的廣元地方高校聯合辦學,壯大了辦學實力,夯實了學校基礎,提升了學校地位。
緊接著,配合學校體制改革,將分校升格為廣元廣播電視大學,并相繼在縣、區建立了2個電大分校和4個電大工作站,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電大辦學網絡。配備了衛星地面接收裝置、閉路電視傳輸系統、計算機寬帶傳輸系統、雙向視頻教學系統、多媒體教室、教學用計算機房、語音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等夠用、實用的教學設施。
相繼開設了文法、理工、財經、管理等6大類近30多個專業的大專學歷教育及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對電視中專辦學規模及管理體制進行了規范與整頓,電大系統網絡基本建成。
廣元廣播電視大學再造輝煌
為了抓住重建的難得機遇,促進電大的科學發展,學校提出了"以人為本,科學重建"的指導思想,確立了"一校兩點"的發展目標和"新理念、高起點、全功能、優質量"的重建原則。
一校兩點的發展目標是:在校本部建現代遠程教育中心,在教育園區建職業教育中心,用5年時間建成廣元現代遠程教育大學,實現市級一流電大的目標。
所謂"新理念"指用創新思維和全新理念規劃重建方案。一是要充分利用好校本部的地域優勢,重新規劃建筑布局,建好"大樓";二是要在隊伍建設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進行大膽改革,建好"電大文化"。
"高起點"指用發展的眼光高標準重建新電大。即把校本部建成與今后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遠程教育陣地,同時在教育園區新征150畝地,建職業教育中心,實現成教與職教的有機對接。
"全功能"指將廣元電大現代遠程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四種職能統籌規劃,多元發展,形成功能完備的教育體系,為不同層次求學者提供教學服務。
"優質量"指在硬件設施上嚴格遵照國家最新標準,適度超前,使之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終身求學的精神家園和城市的避難場所;軟件上堅持大學文化標準,緊密結合地域文化特征,著力提升電大文化軟實力。
回首往昔,廣元電大走過了二十四個春夏秋冬,那一段段激情燃燒的火紅歲月,令人心潮澎湃;展望未來,廣元電大又被推向了新的起點,那一幅幅亮點閃爍的壯麗藍圖,令人信心倍增。
中央電大"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廣播電視大學是我國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的主要力量",新時期,電大教育已經完成了補償性學歷教育的歷史使命,將肩負起服務終身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主要任務。在這教育轉型的關鍵時期,廣元電大又提出"第二次創業"的口號,正以昂揚的斗志,求實的作風,創新的精神,把昨日的成功和"5.12"的陣痛化為今日的起點,揚帆遠航,走向復興。